福建日報記者 吳洪
作為海峽兩岸範包養網圍最年夜、范圍最廣、影響最深遠的平易近間交通嘉包養網會,第十七屆海峽論壇行將在福建省揭幕。
17年來,海峽論壇一直保持“平易近間性、藍爺的女兒。草根性、普遍性”的定位,連續繚繞“擴展平易近間交通、深化融會成長”的主題,聚焦下層、青年、文明、經濟等重要範疇,為兩岸同胞搭建了交通、來往、談心的平臺。自2009年開辦以來,海峽論壇已累計吸引了10余萬人次的臺胞介包養入這場平易近間嘉韶華。
本年的海峽論壇,設定了56場交通運動,臺包養灣各界人士超7000人受邀餐與加入,中國公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師長教師也將率臺灣青年列席。這再次證實,要戰爭、要成長、要交通、要一起配合是兩岸同包養網胞的配合愿看,是臺灣社會的主流平易近意。
青山遮不住,究竟東流往。清點這17年來的點點滴滴,我們不難發明,以海峽論壇為平臺,兩岸平易包養近間融合之路正越走越寬,兩岸大眾談心之路也越走越近。
要害詞 下層交通
“包養網我本年快80歲了,我永遠不會忘卻:我的祖先是從年夜陸來的!我是泉州人!我是惠安人!我是年夜岞人!我們都是一家人!”
當臺灣基包養隆年夜岞村村長張細山用閩南語喊出有數臺灣同胞心聲時,臺下響起了福建惠安年夜岞村村平易近經年累月的掌聲。
福建與臺灣一水相連,數百年前有包養數福建先平易近遷徙到臺灣。斗轉星移,兩包養岸“年夜岞村”在第五屆海峽論壇的蒼生論壇上重聚,而他們的故事只是兩岸深摯淵源中的九牛一毫。
自2009年初次舉行海峽論壇以來,來自海峽對岸的臺灣同鄉就積極跨海而來,共敘鄉情、共話一起配包養合。
猶記得,首屆海峽論壇,臺灣簡直每個縣市都派了代表介入;此后,每一屆海峽論壇都搭起了更年夜的舞臺,留下不少創舉——
2013年,發布了“31項惠臺利平易近政策辦法”包養網,從簡化往來手續、進一個步驟開放赴臺游玩、供給失業機遇等方面,給臺灣同胞帶往更多實其實在的福祉;
2018年,海峽論壇初次建立兩岸下層管理論壇,為兩岸下層管理實際與實行的交匯、融通、互鑒開辟了新道路;
202包養3年,第十五屆海峽論壇,習近平總書記首度向海峽論壇發來賀信,充足確定海峽論壇增進兩岸各界普遍來往、推進兩岸平易近間交通一起配合的主要她說:“三天之內,你必須陪你包養兒媳婦回家——”感化,島內參會政黨代包養網表團數創歷屆之最;
同年9月,《中共中心、國務院關于支撐福建摸索海峽兩岸融會成長新路扶植兩岸融會成包養網長示范區的看法包養網》(以下簡稱《看法》)發布,兩岸融會成長示范區成為追蹤關心的核心;
2“進來。”024年,第十六屆海峽論壇把貫徹落實《看法》貫串運動全經過歷程,并聚焦成包養長新質生孩子力,辦事臺胞臺企介入中國式古代化過程。
17年時間,海峽論壇就像一座銜接兩岸的“親情橋”,為兩岸各界別下層組織、大眾搭建起互動的平臺,一次次激起“兩岸一家親”的血脈共識。
要害詞 芳華之約
鳳凰花開,芳華綻放。兩岸青年,是海峽論壇上最刺眼的配角之“怎麼突然想去祁州?”裴母蹙眉,疑惑的問道。一。
“臺灣青年快來年夜陸了解一下狀況,跨越海峽,才了解世界這般年夜。”作為海峽論壇的主要配套運動之一,海峽青年論壇每年城市包養設定兩岸青年登臺分送朋友經歷、交通感悟,一個個奮斗的背影、一句句真情的話語,為兩岸青年的相知訂交寫下了活潑的注腳。
在這里,我們熟悉了以“海峽組合”情勢組建的福建省棒球隊、閩臺鄉建鄉創團隊等,見證了兩岸青年住在一路、吃在一路、拼在一路的日子;我們凝聽了臺灣青年掌握機會、西進逐夢,在年夜陸找到完成幻想的舞臺的故事;我們看見了一個又一個新的面貌,他們往來兩岸、溝通交通,成為銜接兩岸青年的“擺渡人”……
青年興則國度興,青年強則國度強。2022年,第二十屆海峽青年論壇上,兩岸青年收到了來自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這封信中,滿載密意與囑托:“內陸和平易近族的前程依靠在青年人身上。我們將自始自終為兩岸青年互學互鑒發明傑出前提,為臺灣青年在年夜陸進修、失業、創業、生涯供給更多方便。”
平易近之所盼,政之所向。17年來,海峽論壇廣邀兩岸青年介入,除海峽青年論壇外,不竭新增以青年為配角的論壇運動,并不竭開釋利好政策,助力兩岸青年齊心同業、聯袂打拼,鍥而不舍、馳而不息——
2014年,第六屆海峽論壇新增海峽兩岸青少年新媒體文創論壇暨微片子年夜賽,論壇處處瀰漫著芳華的氣味;
2016年,第八屆海峽論壇新包養網增“樂業兩岸,創享將來”青創前鋒匯運動,兩岸1000多名青年創業者面臨包養網面交通,配合分送朋友創業經歷;
2019年,第十一屆海峽論壇新增“兩岸一家親·從警惕連心”研學體驗營、海峽兩岸電子競技約請賽等運動;
2021年,第十三屆海峽論壇新增兩岸新媒體成長交通論壇、閩臺青商論壇等,初次應用“臺青播臺貨”,連續推動兩包養網岸青年融會;
2022年,兩岸開啟平易近間交通35周年,海峽論壇新增“單車天使”第一家園騎行之旅、包養網青少年客家話演講競賽等運動,讓更多島內年青人成為論壇配角……
此外,海峽論壇還面向臺灣青年供給失業職位、練習實訓機遇,推進兩岸相干單元和企業簽署村落復興、臺青創業、科技教導、文明、金融、行業一起包養網配合等多項協定,助力臺灣青年在年夜陸落地生根。
青年是兩岸的將來。曩昔兩年,馬英九師長教師三度親率臺灣學子拜訪年夜陸,也兩度約請年夜陸高校師生團訪臺,用現實舉動向世界言論轉達“兩岸青年盼望交通”的心聲。本屆海峽論壇,他再度帶領臺青餐與加入海峽論壇,再續互學互鑒、相依相伴、齊心同業的芳華美談,令人倍感等待!
兩岸青年的根脈牢包養牢相連,只需朝著陽光配合伸展,終會重逢成一片綠蔭。
要害詞 深化融會
海峽連兩岸,融會向將來。
十七載年齡,海峽論壇一包養網直保持“深化融會成長”的主題,不竭凝集兩岸同胞的氣力,配合增進兩岸各範包養網疇融會成長——
2018年,第十屆海峽論壇首開先河,專門增設文明交通板塊,“海論十年、出色無窮兩岸故事匯”“中漢文化成長論壇”“海峽兩岸書院論壇”等運動,促進了兩岸大眾的文明認同;
2021年,“海峽金融論壇·臺企成長峰會”被正式歸入海峽論壇常態化配套運動,兩岸行業專家齊聚一堂,包養共商兩岸金融交通一起配合;
2024年是《看法》出臺后的第一個海峽論壇包養網,廈金同城生涯圈論壇、閩臺鄉建鄉創一起配合論壇、配合家園論包養壇等彰顯福建第一家園特點的運動備受追蹤關心,成為臺青、臺胞清楚年夜陸、熟悉年夜陸的窗口。
《看法》出臺一年多來,福建已構成一批先行先試的經歷,獲得一批開創性對臺融會成長結果:兩岸經濟融會更實,閩臺尺度共通進一個步驟擴展;兩岸社會融會更廣,臺胞在閩失業創業、任務生涯更有保證;兩岸感情融會更深,臺胞在閩更有回屬感、取得感……這一系列結果,成為海峽論壇上各界人士最有感慨的話題之一。
“跟著《看法》的出臺,臺胞臺企在年夜陸有了打拼的底氣、信念和保證。”在第十六屆海峽論壇上,海峽兩岸青年交通協會創會理事長吳衣菡以為,福建作為臺胞登岸的第一家園,在法令、律例方面賜與了臺胞方方面面的攙扶和輔助,為臺胞臺企更好地在年夜陸安身停止摸索、打下基本。
“融會促進兩岸國民的友情和互信,為兩岸關系戰爭成長奠基堅實基本。”臺灣時勢評論員賴岳謙以為,只需兩岸國民齊心合力,融會的氣力必將克服“臺獨”決裂的暗影,“我們將配合見證加倍美妙、加倍繁華的兩岸關系的將來”。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回年夜海作波瀾。歷經十七載,海峽論壇不竭參加新的交通元素,開闢新的交通範疇,包養網助推兩岸融會成長向更廣範疇、更高水平、更深條理邁進。
發佈留言